(總部電話)
(集團采購)
為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社區健身中心的管理服務水平,更好地滿足群眾對公共體育服務的個性化、多層次需求,根據國家體育總局《智慧社區健身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》精神,結合沙區實際,沙坪壩區體育局、天星橋街道辦事處于2018年10月在天星橋街道小正街社區建成了沙坪壩區首個智能健身中心。
現在跟著小編來看看
這個智能健身中心有哪些“黑科技”?
小正街社區位于沙坪壩區中心地帶,轄區面積1.1平方公里,居民近3萬人。由于人口集中,群眾對健身的需求強烈,原有的健身設施已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。沙坪壩區體育局、天星橋街道辦事處投入50萬元將社區原體育活動室升級改造為社區智能健身中心,將門禁、儲物、健身設備集成到互聯網應用的智能健身平臺,通過手機可實現運動數據實時傳輸,實現智能化,不僅提高了健身運動的科學性,而且還增添了運動樂趣。
該智能健身中心面積200平米,
由友杰康體傾力打造
可容納28人同時鍛煉。
通過空間設計布局分為
有氧訓練區、循環力量訓練區、
自由力量訓練區
以及只有高端商業俱樂部
才有的功能訓練專區。
配置跑步機2臺、智能動感單車2臺、
力量單機4臺和功能訓練區器械
共計30余件,
可同時滿足初級、進階
或者專業的健身愛好者的需求。
健身者注冊后通過手機掃碼
開啟健身器材進行鍛煉,
所有設備都設計了視頻教學,
使用者只要掃描器械上的二維碼
就可輕松獲取健身指導進行運動鍛煉。
其中智能動感單車
還實現了遠程直播教學,
課程還可以回放。
運動結束之后系統可以將運動數參數采集后進行對比、分析,然后同步至手機,運動者可通過APP查詢自己每天、每周、每月的各項運動數據,并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,規劃自己的健身方案,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。
社區智能健身中心合理規劃配置了可服務于社區各類人群的智能化、個性化、互聯互通的體育器材和設施設備,可降低社區健身中心運行成本,提升社區居民運動健身的科學性、便利性與舒適性,增強社區居民的科學健身意識、素養和能力,使社區健身服務更便捷、更高效、更精準。
小正街社區智能健身中心居民全年參與鍛煉流量預計將達到15000人次。此項目也是區體育局的一個科研項目,通過智能軟件管理可掌握鍛煉人群流量、年齡結構、男女比例等分類數據統計,為后期體育工作開展提供基礎數據。
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0256號 公司地址:重慶市渝中區臨江路30號 渝ICP備18005065號